上方白色色塊

歷屆記事

第9屆國際易學大會記事

第九屆國際易學大會記事

 

第九屆國際易學大會報告

林國雄

(載於中華易學月刊1991.11153)

 

 

壹、大會概況

國際易學大會係每年舉行一次,以前八屆均是在遠東地區的韓國、日本、馬來西亞及我國舉行。今年已是第九屆,並且第一次選擇在美國舉行。本次會議期間是民國8181721日,地點在夏威夷大島的希洛(Hilo)市。本次的國際學術會議是由美國國際易經學會主辦,夏威夷大學希洛校區當局協辦。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 : 「易經與現代世界」。易經應是當今東西文化互通互融的一個思想主流。會議的性質在闡明易經對代及將來人類和社會的意義及價值,以易經哲學及其符號系統為參照,探索現代世界根源及其目標,為現代哲學、科學、和社會發展而推進易經的邏輯學、辯證法、方法學以及倫理學的研究,深入探討研究易經的實質及功能,以反映人類對傳統及未來的需求,加強易經哲學與東西文化的互通互能,從而邁向世界美好的未來。

 

大會論文可以用英文、中文、韓文、或日文撰寫,但論文題目及摘要需以英文或中文表達,此為大會之一項特色。此種安排,使得多種語言併存且同時進行,似為其他國際學術會議所罕有。

 

依據第九屆國際易學大會手冊,我國除中華民國易經學會派遣大約19人的代表團參與盛會,以及中華民國老莊學會委託本人參加之外,加上台灣大學中文系的黃沛榮及淡江大學英語系的Jesss Fleming,合計大約有22人出席會議,大約發表10篇論文。

 

韓國易理學會大約有20人參加,發表論文3篇。香港易經學會大約有3人參加,發表論文1篇。日本易學總部大約有2人參加。新加坡易經學會大約有6人參加,發表1篇論文。澳大利亞大約4人參加,並由Bevan L. Reid Eileen Woowin分別發表論文。作為地主國的美國大約有21人參加,發表11篇論文。地主國的中國人學者發表論文的,只有成中英、唐力權、及竇宗儀三人。

 

本次大會第一次邀請中國大陸的學者參加,包括湖北武漢周易學會、山東濟南周易研究中心、上海社會科學院周易研究中心、河南安陽周易學會、北京周易學會、福建福州中華易學研究中心、吉林長春中華哲學史學會、江蘇蘇州周易研究學會、南京中華思想家研究中心、廣西桂林中華易經研究中心、及浙江社會科學院等,大約47出席,應發表23論文章。事實上,由於種種原因,會議期間真正到達夏威夷希洛參加者似乎只有5人,發表4篇論文。報名出席率只達11。自從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的易經熱,使得易學研究到處發展。但是,很顯然地中央的開放政策似乎做得還不夠。

本次大會會後並相約明年在台灣舉辦第十屆國際易學大會,後年在新加坡舉辦第十一屆大會。

 

貳、大會論文簡述

本次大會如果一切依原定會議時程進行,應可再將學術議題分成十二類型 : ()易經方法論與形而上學,()易經結構與釋義,()認識易經方法,()易經新詮釋(1)()易經新詮釋(2)()易經的現代發展,()易經與科學,()易經與醫學,()易經與現代世界,()易經驗其應用,(十一)易經命理與先見,(十二)其他易經研究。然而,由於中國大陸學者的報名出席率只達11,而且除了一些學者自備論文稿於會場分送外,大會主辦當局通常只提供論文摘要分送與會人員,故本人欠缺完整詳實的所有論文集。所以,筆者僅能就取得的資料作一簡述。

首先,黎凱旋提出「易經的宇宙創化說」,提出易經的宇宙觀包含動靜合一、有無相生、物我一體、時空渾然。易經的創化觀包含對稱、平衡、和諧(禮有中和、易有太和) 、循環(包含因果、遇期)、生生、穩定六大原理。其次,唐力權提出「權能(Power)與場有(field)」,指出易經哲學的特質植基於權能與場有,並以行依體驗論來從事易道的詮釋。所謂「行」就是行有,「依」就是依轉。即行即有,有在行中,是謂行有。依起依變,依生依化,是謂依轉。行有是作用,也是勢 用。現行的作用起權能與勢用,也同時在運作中改變了勢用。行有自作用面言是「權能」,自勢用面言就是「場有」。作用與勢用、權能與場有的相互依轉,乃是萬物生化之理或普遍原則。

 

唐力雚復指出 : 泰古人的哲學思想就是環繞「一本一貫的存有,根身太極(或道體)的可分而不可分,可斷而不可斷」的原始體驗而展開的素樸哲學的思想。文明哲學對應於此種泰古哲學,故顧名思義,文明哲學就是文明人的哲學。所謂「文明人」,指的乃是意識心問題化以後的人類。在問題心(問題化意識心)的支配下,文明人已喪失了他「如實觀照」的本能。籠統的來講,泰古哲學乃是泰初人對其超切直覺經驗內容的素樸描述,而文明哲學卻是文明人本我識透視、如解理性所作的邏輯建構。從泰古哲學素樸的描述語言裡,我們還可以感受到原始人類根身太極超切、混然無間的存有體驗;但在文明哲學語言中反射出來的卻是人類通過識透視和控制性智慧刻意塑造出來的種種有執之邦。事實上,文明人的核心語言,還是異化了的泰古哲學語言。

唐力權又指出,繫辭傳的「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這句話不僅點出了易學的基本精神,也涵蓋了所有生命哲學的精微大義。伏羲構成八卦的基本原理與要素是「斷」與「不斷」的兩個符畫。斷畫代表可分,不斷畫代表不可分,這就是道的超切義。由這斷與不斷兩劃的交相為用而成八卦和六十四卦,以描述權能場有、天地萬物的相反相成、這就是道的辯證義了。易道並以人配天地,是一個「三才宇宙」的存有格局。在三才宇宙中,沐宜貞宜,可盡性地立誠承契印,可盡心地立命。

 

第三,成中英提出「易經之本體詮釋為觀(Kuan)」。觀是人類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及感覺的自然統一體,並且在字源的形成上與視覺有著明顯的相關。當我們聽到聲音時,我們並不僅僅聽到聲音,我們聽到世界的事物,也聽到存在於我們與世界事物之間的關係。在聽的時候,我們的心意(mind) 、熱誠(heart) 、身體(body) 、精神(spirit)全部都動員起來。所以科學的客觀性,依存於非科學的主觀性,我們需要去超越並整合兩者。

 

第四,本人提出「論因果與機率,並歸結至陰陽之知識化生理論」。筆者是在人類受到認知、控制、及資訊處理能力的限制下,展開因果、因緣、及機率的討論。凡是結果出於重要原因的機率,在統計推論上就是歸納邏輯機率。凡是結果出於不重要原因的剩餘情況,則現在人習慣以隨機過程來加以模擬。筆者亦檢視因果關係中先生性、鄰接性、及實在連結性的理想要求,並指出「場」的觀念提出,實是為了滿足人類理解一些因果關係中實在連結性的心理要求。

筆者另指出,中國道教所信奉的上帝不是全知全能的神,歐美人士所信奉的上帝則是全知又全能的神,這是東西文化與信仰的基本差異所在。因為因果與機率的解析植基於人類的客觀累積經驗與理性主觀判斷,當人類接受新的事實資訊之後,可以豐富其客觀累積經驗,修正其理性主觀判斷,重新理解因果與機率解析的穩定存在課題。如此,並可周而復始,終於歸結至以陰陽思想為基礎的知識化生理論。

 

第五,江國樑提出「周易原理與羅盤生命學」。現在我們所能看到的羅盤實物就是漢代的栻,亦稱六壬栻盤,和宋明後所稱的羅經盤。其基本史況,源自黃帝時期的「四達自中」思想,以身度影,立竿測日影,於是有土圭的發明;堯舜時期璇璣玉衡,追考極星,於是有羅盤(指南車)的發明;文周時期的易經思想,重視天地人三材之道,於是有羅經的發明。

 

第六,高康玉提出「周易的黃語道研究」。孔子中庸思想的根源就是周易的「黃中」。這個黃中和道是絕對不可分的,所以統合其做「黃中道」。黃是五行中的土,土是中位,所以黃代表中。黃中是中之中,即中庸之中庸。黃中道和科學法則有所不同,通常科學法則並沒有黃中道的精神原理。現在的世,仍。在不斷的變化之中。不論自然、人文、心靈世界,都會對變化產生反應及調適。並以新的演化來適應此一變化,此即道。能夠解釋「道」,就是「易」。「易」之原則就是黃中道。

 

第七,朱昭敏提出「君毅對易經哲學之詮釋」。朱昭敏指出,易經的辯證法同於西方、印度、老莊、及佛學,同為要求人的思想由一面移至其能補足之的另一面,以升進於全面思想之認識,並接觸全體之實在或真理。其辯證法的特色,是觀一切相對者皆相反而相成,相滅亦相生。不過,西哲的辯證法,由對談對辯而後引出;而中哲的辯證法,則由仰觀俯察天地萬物之變化歷程而引出。

易本有「形而上者謂之道」,此「道」是指天地萬物或自然宇宙之所依,或由以生以變化,或所依據之共同究極原理。此究極原理為可在天地萬物、自然宇宙之上先自行存在者。所以,道是「先天而天弗違」的東西。老子也說道為先天地生,為天地人之所法。後代道教亦承襲道為先天地生之說法。

凡物之呈其所能與作用處,無不有化於物之舊形,且有成於物之新形。其有化於舊形之處,即舊形由之而入而隱,此即名之為陰;其有成於新形之處,即新形由之而出而顯,此即名之為陽。然此有化於舊形與有成於新形二事,恆相續無間,且更迭以起。故陽之後繼之以陰,陰之後亦繼之以陽。於是萬事萬物即在此「生而化,化而生」之大化流行或生生的歷程之中,在此歷程中,由陰之必繼之以陽

,可見陽之不屈於陰,而恆能自陰再出,以成相續不斷之陽,此之謂陽性至健之乾德。而陰之恆承陽而起,使顯者隱,使生之物返於所自生之本而歸藏,此亦為物之生而又生之所本,所以能有順成繼起之生者,此之謂陰性至順之坤德。陰陽二者之相反相成,似二而實不二,即名之為太極。

 

第八,John L. Schroeder提出「易經內的沉思(meditation)與「直覺」及「歸妹 : 易經內的男女平等」。就後文而言,其立論的出發點是「歸妹(The Marrying Maiden),征凶(Advance brings misfortune),無攸利(No place brings benefit)。」

 

第九,竇宗儀提出「去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增殖序列與易經六爻(hexagram)前進序列之同一性」。其立論的基礎,是1990Kary B. Mulis所揭示的去氧核糖核酸在聚合鏈反應中的增殖序列。

 

第十,Douglas A. White提出「易經與意識的演進 : 傳統與現代回顧」。

 

第十一,池昌龍提出「易經與現代社會」。池昌龍先由社會的概念談起,次及社現代社會制度、現代多元化社會、社會環境的變遷過程,最後綜論世界大勢,指出現代世界有軍事量最強的美國、經濟力量最強的日本、人口最多的中國與印度、轉為資本主義體制的獨立國協、開發中國家集中的亞洲地區等。在二十世紀,領導世界的美國,將在廿一世紀繼續保持其影響力。不過,除非美國解歐其種族岐視問題,否則其領導力量將會將會降低。

池昌龍復指出,如果歐洲繼續推動其共同體的結合,歐洲將會擁有世界上任何地區或國家也比不上的領導力量。至於中共,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前後的政治混亂及其處理過程可以看出,中共的政治仍然是以革命第一代元老中心的時代。可是中國如果能夠達成世代交替,也會成為擁有強大力量的國家產一。日本則已開啟了平成時代。平成是從史記帝王本紀上的「內平外成」和書經上「地平天成」取來的,其涵意就是希望天地和內外都和平。事實上,明治的語源是易經說卦傳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大正是周易臨彖傳的「大亨以正,天地道也」,昭和是書經堯典的「百姓昭明,協和萬邦」,這就是日本人的精神。不過,日本的文化、歷史、傳統等都有其很大的內在凝聚力,因此,除了經濟合作以外,日本很難與文化、民族不同的各個國家合作。

池昌龍又指出,北歐地區被稱為斯堪地那維亞諸國,包括冰島、丹麥、芬蘭、瑞典、及挪威,這些國家都以斯堪地那維亞語言作為共同語言。從北歐海盜時代起,他們就擁有共同的歷史經驗,文化與社會都相差無幾。在十七、八世紀,北歐互相之間不斷發生抗爭。因為他們都是使用共同語言的同一民族(北歐人),對共同生問題,已經獲得了共識,因而產生了斯堪地那維亞主義的聯帶意識。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為了貫徹局外中立,他們同心協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雖曾意見,可是經過北歐會議,已加強非軍事方面的協作。

 

效果———上九   亢龍有悔

觀察———九五   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實驗———九四   或躍在淵,無咎

審度、決定

      

假設———九三   君子終日乾乾,夕愓若,厲無咎

查考———九二   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探討———初九   潛龍勿用

 

第十二,沈樹圭提出,「易經與現代問題解決」。易經六十四卦可探討如何解決現代世界所面對的問題,每一卦的六爻便可作為解決問題的步驟。如以乾卦為例 : 如上表。

當人處在初爻的時候,應探討問題的所在,不要任意有所行動;在九二爻時,應會見一些明達之人,以查考問題發生的因素;在九三爻時,於假設問題發生的當兒,應謹慎處理;在九四爻時,應可試行一些解決問題的步驟;在九三爻至九四爻之間,應有一段審查,然後才決定一些解決問題的步驟;在九五爻時,因已掌握天時、地利、人和,任何問題應可迎刃而解,但還是要加以觀察以防變卦;在上九爻時,任何解決方法都已立竿見影,這時就要意防止做得太過份,時刻反省並檢點自己的所作所為,以便事情不會向反面轉化。

 

第十三,Richard W. Chadwick提出「Deming與易經」。W. Edwards Deming 生於19001014,現在還活著,身體健康,仍例行教授其管理哲學專題。他於1928年在耶魯取得理論物理博士學位,在美國農業部工作至1939年。在大戰期間,他擔任美國普查局的抽樣理論與實務顧問。戰後,曾至希臘辦理短期的統計工作,以觀希望的大選情況。1947年應邀赴日本擔任聯軍最高指揮總部的抽樣技術顧問。是時,他推薦種種品管方法的運用給日本通訊設備製造商。其次,他也服務於聯合國統計抽樣小組委員會至1952年。他也曾擔任印度政府的抽樣顧問,擔任西德高級委員會的抽樣技術顧問。1953年他擔任西德Wiesbaden政府統計辦公室顧問。1953年及1956年,他為墨西哥普查、墨西哥銀行、及墨西哥經濟部執行類似的服務。1953年,他在西德Kiel大學、Frankfurt大學社會研究所、Wuppertal-Elberfeld技術研究院、Nurenberg技術研究院、及維也納的奧地利經濟研究所演講。

但是Deming的貢獻在日本最廣為人知。1946年,Kenichi Koyanagi創設日本科學家暨工程師同盟。1949年,他獨立於聯軍指揮及相關組織,開始提供日本產業有關品管方法的服務。該同盟的會員變成熟悉於Deming的工作,並於19501952195519601965及以後年度,邀請其擔任日本工程師及管理人員的老師及顧問。當日本產業正處於蕭條並生產品質極其低劣消費品的時候,緣於其早期教導及鼓勵,該同盟利用其由品質控制原理一書前三次印行所得版稅所捐贈出來的金額創設Deming品質及產品可靠性獎。

W. Edwards Deming 所獲殊榮,包括1956年美國品質控制協會所頒發的Shewhart獎章、1960年由日本天皇御賜的Second order勳章、1987625雷根總統在白宮所頒發的國家技術勳章。1980年美國統計協會開創Deming品質及生產力改善獎。1983年他獲選為國家工程研究院院士。今天,他依然擔任哥倫比亞大學的傑出教授。

Richard W. Chadwick指出,在面對當前經濟、技藝、社會、和政均變動不羈的環境下,公司與社會為了求生存,必須不斷努力以求改善其決策品質才是具有持續價值的良策。而Deming管理哲學與易經在此一領域均分享這些共同的信念。Deming管理哲學與易經如何做,就是Chadwick論文所要深入探討的課題。

 

第十四,Michael Monds Sector提出「量子道」。

 

第十五,羅螢提出「論周易對當代倫理思想的影響」。羅螢是從科學和傳統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及人和自我的關係四個方面來加以考辨。此外,王振武等二人的周濂溪太極圖說之申論性論文,也是令人感到興趣者。其餘論文,因書面資料欠缺,不繼續備述。

[ top ]